焊接件焊接后熱處理原因
發布時間:2014-02-11 16:03:23
從組織看
因焊接溫度和冷卻速度影響焊接件中焊縫及熱影響區組織,除了鐵素體,低碳鋼中貝氏體組織也會出現,具有較多的合金種類,當合金總量比較高時,貝氏體區域增大在奧氏體連續轉變時。當出現貝氏體和馬氏體混合組織或者是貝氏體時,說明馬氏體相交開始溫度較高。對于中碳鋼和高碳鋼的焊接之后會形成淬火組織,使材料硬化、脆性化。
材料硬化、脆性化組織軟化,形成強度、韌性較好的退火組織,提高焊縫接頭材料的延展性和斷裂韌性等是熱處理的目。
從應力狀態看
較大應力狀態的形成是因為焊接的局部熔化和凝固冷卻,峰值應力可能達到材料的屈服點,焊縫的實際承載能力因這種應力降低,或構件變形形成。采用去應力退火消除應力狀態的冷熱不均勻現象,目的是焊接應力松弛,結構尺寸形狀穩定,最大達到材料性能恢復的目的。
提高抗腐蝕能力
奧氏體不銹鋼類工件材料的抗腐蝕能力因焊接組織和應力影響而降低,解決方法必須進行去應力處理在焊接區域。
焊后的去氫處理
焊接完成之后,焊縫處于100℃以上附近,進行去氫處理,原因是加快焊縫中氫的逸出,特別是針對低合金鋼焊接件,處理規范是:(200~350)℃×(2~6)h。
常用的幾種方法:一種是整體高溫凹火處理,另一種是焊接區域或焊縫附近局部高溫回火。對于大型殼體焊接結構、球罐焊后現場整體熱處理的燃油高速噴嘴內燃等新技術處理。
本文參考《熱處理工藝問答》一書。
常見問題

相關鏈接